钢铁物流以钢铁为载体,以物流为运营,以信息为核心,集钢铁贸易、电子商务、三方物流于一体,涵盖建筑行业、冶金行业、信息行业、现代物流四大行业。
我国是世界上钢铁物流规模z大的国家。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钢铁产量的快速增长,钢铁行业物流也得到了迅速发展。2010年中国钢铁物流量超过30亿吨,已“居中国国民经济行业物流量之最”。不仅如此,我国钢铁物流量的增长率也位居世界前列。
近几年,我国钢铁物流业不仅总体规模在扩大,而且在传统的钢铁现货交易基础上发展了许多具有现代服务功能的新领域。出现了一批集钢铁仓储、运输、贸易为一体的现代化钢铁物流园区,钢铁电子商务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创新和推广,这将有助于全面提升我国现代钢铁物流加工配送服务功能,改善我国钢铁流通格局。
2011年,国内大中型钢企在全国13个城市投资建设现代物流园,具备仓储信息、物流金融、电子商务等一体化功能。2011年我国钢铁物流市场规模则超过1400亿元。
目前,中国钢铁产品大部分还是通过市场流通到达用户手中,钢厂直销力度虽然在加大,但相比4亿吨的产量,直销的比例还比较小。放眼整个钢铁供应链,钢铁物 流技术水平明显偏低,主要体现在组织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程度低,交易市场和加工配送中心、物流中心布局不合理,物流效率低、成本高。钢铁生产领域外的销售、运输、加工、配送、仓储等物流环节还没有形成通畅的流程,各个环节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和协调。同时由于物流相关企业信息化程度还较低,物流信息系统相对滞后。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钢铁贸易流通企业有20万家之多,仅在上海就有6000多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时常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任兴洲认为,中国存在大量的钢材交易市场和钢材经销商的情况,与下游产业组织化程度低有密切关系,中国钢材消费主要是大量分散的、规模相对较小的建筑公司、金属加工企业和工程项目,耽搁用户对钢材需求量少,种类多,而且不确定性大,钢铁企业不能直接满足这些分散、需求小的用户的需求,而贸易市场和钢铁经销商通过其分销功能,满足最终用户对不同质量、不同材料、不同规格的要求,完成钢铁从生产企业向最终用户的转移。
近年来,随着国际钢铁企业的物流化与信息化,中国钢铁企业发展钢铁物流化已经成为了一个必然的趋势。目前,虽然我国钢铁企业物流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许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进,但我国几家大型钢铁企业在钢铁物流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和成功。
国内钢铁物流中心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即产地型、消费型和交通型,或综合上述2~3种的综合型。目前大部分主要为消费型和交通型,靠近消费地区,贴近终端用户,并且交通便利。这些钢铁物流中心首先是钢厂或贸易商自有资源的剪切加工,其次为社会提供外来加工,而其加工业务首先依赖自身贸易的带动。
从钢铁物流中心的运营主体来分,大致有两类,即钢厂和贸易商。对钢厂来说,建设钢材加工配送中心或物流基地,能够延伸钢厂产品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能 够发展更多直供户并贴近直供户,稳定销售渠道,有利于稳固钢厂与用户之间供应链,形成自身完整的供应链体系,结成产业联盟,同时获取更为可观的利润。因此,到目前为止,越来越多的钢厂投身于建立革命大潮的加工配送中心。